冷水江市科技專家服務團入選2021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優秀團隊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10日訊(通訊員 陳河山)近日,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等15家中央部委組織開展的2021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示范項目、優秀團隊和服務標兵推選展示活動評選結果公示,冷水江市科技專家服務團榜上有名,入選2021年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優秀團隊。
冷水江市科技專家服務團成立于2019年,現有省市縣各級科技專家83人,由冷水江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科技副市長付曉敏擔任團長。專家團在省委組織部、省科技廳等上級部門的堅強領導下,積極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把開展“三下鄉”活動同黨史學習教育為群眾辦實事緊密結合,面向農村積極開展送理論、送文明、送服務、送人才活動,推動“三下鄉”活動常態化、制度化。以抓隊伍、建機制、搭平臺為抓手,大力推進“黨建+扶貧+產業”發展模式,廣泛開展結對幫扶、技術推廣、培訓指導、惠民服務等活動,帶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不斷貢獻智慧和力量。
專家團著力打造成建制科技人才對口的團隊式服務模式,堅持以科技扶志(扶智)、產業扶業為統攬,以小水果、蔬菜、中藥材、畜禽養殖等特色產業為依托,推動科技組團式服務,共同攻克難題,實現資源共享。
專家團依托雄厚的專家資源,結合農業發展需要及產業發展實際,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專家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集中講授、現場培訓,對農民手把手指導、面對面交流,真正做到對基層群眾零距離服務。近三年共開展了果樹、蔬菜、畜禽養殖、病蟲害防治等現場技術指導1500余次,舉辦各類技能培訓班80余期次,受訓人員達5000余人次,為農村培育了大批實用型技術人才,為鄉村人才振興儲備了戰略力量。同時專家團依托技術優勢,與農戶、種養殖大戶、農業基地等結成經濟利益共同體,形成“專家團+基地+農戶”發展模式,讓他們成為“不走的科技人才”。
近三年,專家團為冷水江市引進新品種新技術13個,帶動實施科技開發項目12 個,組建經濟合作組織53個,創建科技示范基地 20個,安置勞動力13000余人,帶動全市農民群眾持續增收。積極探索“礦山治理+科技幫扶+產業發展”農業發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條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結合,產業蓬勃發展,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全市農業產業化發展實現新突破,培育扶持了一大批農業龍頭企業,取得了豐碩成果,共有12個農產品獲得綠色食品認證,水云峰黃桃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6個農業生產基地被評為省級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示范園,開啟了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責編:唐錦玲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經授權后,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