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力推進數字“新基建” 數字經濟增加值突破1.3萬億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近年來,湖南加快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產業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目前,湖南數字經濟增加值已突破1.3萬億元。
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湖南正全力建設全國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區、產業聚集區和應用先導區。依托開源鴻蒙技術底座,拓維信息聯合湘江鯤鵬、湖南大學王耀南院士團隊、三一重工等單位,成功申報湖南省重大科技專項。全場景智慧教室應用套件在廣東多個校園落地應用。自主計算品牌“兆瀚”,先后在貴州高考評閱卷系統、湖南省取消省界收費站等項目中應用。
拓維信息董事長、湘江鯤鵬董事長 李新宇:我們的省產化率超過了40%,這樣的話也可以帶動我們整個長沙,形成“兩芯一生態”產業集聚,形成了全國的產業高地。
消費品制造加“數”轉型。在夢潔家紡智能制造示范工廠,這里正在生產枕芯和被芯。通過數字化賦能,開包、沖芯、裁剪、繡花等一系列工序均可自動完成。以往,工廠需要數百人同時作業。引入十多臺智能生產設備后,只需要50名工人,每天也能生產三四千床被子。5條智能生產線,年產能達80萬件。
湖南夢潔家紡股份有限公司 供應鏈生產總監 張平:一床被子的生產時間只有36秒,生產線的生產效率提高了30%到40%,生產成本下降了25%到30%。
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在長沙望城區,京東湖南“亞洲一號”項目綜合倉,去年8月份投入運營,目前正高效運轉,100多臺京東物流自主研發的智能機器人“地狼”,在5G物聯網的指令下來回穿梭搬運。今年的“618”購物節,這里單日揀貨峰值超11萬件。通過數字化賦能,最多可存儲包裹快件90萬件,比普通倉庫多出20%,物流效率提升了4倍。
京東湖南“亞洲一號”項目A1倉負責人 高旺賢:運用智能供應鏈系統“用貨找人”,顛覆了傳統“人找貨”的一個揀貨模式。效率提升了三倍,可以說是數字技術應用的最佳呈現。
為進一步促進“大智移云”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湖南省工信廳今年發布《“數字新基建”100個標志性項目名單》,將在5G建設應用、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領域,投資超207億元。到“十四五”末,湖南將力爭工業互聯網平臺普及率達45%,數據與計算設施領跑中部省份。
責編:楊雅婷
來源:湖南衛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