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凝藥過敏停了藥 腦中風十年后復發
武漢晚報訊(記者王春嵐 通訊員江泓穎 李菡)對常用抗凝藥物過敏,早早停藥后埋下復發隱患,最近,賀爺爺再次面臨腦出血。在醫生的建議下,他接受手術疏通被堵塞的頸部血管。
賀爺爺今年73歲,前不久突然右胳膊不聽使喚。雖然半小時后恢復正常,但家人格外警惕。原來,賀爺爺10年前也曾突發腦中風,當時癥狀與這次一模一樣。
隨后,家屬把賀爺爺送到就近醫院,檢查顯示老人雖沒有出現腦出血,但左側頸動脈重度狹窄,血管被斑塊堵塞得僅剩一條縫,進入顱內的血流嚴重不足,導致腦部缺血。
通常狀況下,醫生可為患者進行血管擴張和支架植入術,緩解血管堵塞情況,術后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藥物。但賀爺爺有個特殊情況:他10年前治療腦中風時,家人發現他對常用的抗凝藥物阿司匹林過敏,無法長期服藥。當時癥狀消失后,賀爺爺也就沒有堅持服藥,也沒有按時隨訪。這也為這次復發埋下了隱患。
為尋求更優治療方案,家人將賀爺爺轉診到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神經外科。該科副主任祝源建議,可考慮為賀爺爺做手術,直接剝離血管內膜的斑塊,術后可不用長期服用阿司匹林。
經過溝通,賀爺爺決心做手術。術中,醫生從他頸部血管切下一段長約5厘米、直徑9毫米的斑塊。近日,賀爺爺回醫院復查,腦缺血癥狀大大改善。家屬也表示,老人術后思維變敏捷了。
祝源提醒賀爺爺,雖然手術后復發率較低,但為了身體的健康,今后一定要戒煙、控制好血糖和血脂。
責編:盧智彬
來源: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