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r id="r1a2g"><tt id="r1a2g"><tt id="r1a2g"></tt></tt></meter>
    <mark id="r1a2g"></mark><strong id="r1a2g"><del id="r1a2g"></del></strong>
    <strong id="r1a2g"></strong>

    1. <ruby id="r1a2g"></ruby>
    <ruby id="r1a2g"><video id="r1a2g"></video></ruby>
  • <strong id="r1a2g"><pre id="r1a2g"></pre></strong>
    <acronym id="r1a2g"><address id="r1a2g"><label id="r1a2g"></label></address></acronym>
  • 首頁 文化服務 文化信息 青少年心理壓力需要“被看見”

    青少年心理壓力需要“被看見”

    2021-10-18 16:17:36 中國教育報

    據估算全球超13%的10—19歲青少年患有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精神疾病——

    青少年心理壓力需要“被看見”

    10月12日,《2021年世界兒童狀況》中文摘要版報告發布。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10—19歲青少年中有超過13%的人患有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精神疾病。而且,在中高收入國家,近20%的15—24歲年輕人自我報告他們經常感到沮喪或對做事情沒有興趣。精神疾病是導致痛苦的重要原因,它會影響青少年的健康和學習,但卻往往被忽視。

    關注 小動作也許存在大問題

    就中國青少年而言,10月10日發布的“中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行率為17.5%,其中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占6.4%、焦慮障礙占4.7%、對立違抗障礙占3.6%、重性抑郁障礙占2.0%。

    “兒童精神障礙可能就在我們身邊!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等日常中一些常見的問題都與精神和心理障礙有關,需要引起重視?!笔锥坚t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教授、兒童精神醫學首席專家鄭毅說,“大家覺得擠眉弄眼是很小的毛病,但這是心理健康中的一種抽動障礙,實際上是很嚴重的,它會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和行為?!?/p>

    據了解,長期處于壓力狀態下,青少年在不同成長階段的心理需求和壓力會有不同表現,而且不同性別的表現也存在差異。鄭毅說,男孩可能在小學一二年級會表現出一些行為上的小問題,而女孩大多到青春期才會表現出來。

    報告指出,在青少年時期,培育性和支持性養育是心理健康最有力的保護因素。家長、教師需要對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行為表現特別注意,并及時給予心理方面的疏導和支持。鄭毅建議為家長和教師提供精神和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并開發學校內的心理健康體系,為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

    傾聽 小心事或許反映大壓力

    北京大學學生王蕊是學校心理社團的骨干成員,在活動中她發現,同學對于“抑郁”話題的逃避,是精神和心理問題被“污名化”的一種表現,“這些對心理健康的偏見與歧視其實是來源于我們的誤解”。

    報告也顯示,社會中有不少人會用有色眼鏡來看待心理問題,或者是給心理問題冠上一些其他的污名,這樣的污名會阻礙兒童青少年尋求幫助,他們可能會因為害怕被歧視而不敢訴說。

    “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幫助青少年打破沉默,消除心理健康污名化?!甭摵蠂鴥和饡v華代表芮心月(Cynthia McCaffrey)說,“父母、監護人、教師和公眾人物應共同營造一個安全的氛圍,讓青少年能放心地談論心理健康話題?!?/p>

    敞開心扉,有時并不容易,但是處在高中和大學階段的青少年中,很多人已經學會主動尋求幫助。北京大學心理社團經常會收到學生來信;首都師范大學心理聯盟的分享活動也很受歡迎。游戲、分享、咨詢等社團活動成為高中生和大學生傾訴的渠道。

    “傾訴有時或許并不能獲得直接幫助,但內心壓力會得到緩解?!笔锥紟煼洞髮W學生陳時如今已是學校心理聯盟的副主席,他在高中時期也曾面臨壓力和焦慮,進入大學后,他選修了心理專業課程,尋找排解壓力的辦法。

    接納 小關愛可能換來大改變

    “有個朋友說,他在不開心的時候不太愿意找父母聊天,因為他們會說,你就是想太多了?!蓖跞镎劶暗倪@種現象正在很多青少年身上發生。

    除了被忽視,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有時還面臨不被接納的情況?!按嬖诙鄤?、暴力或注意力障礙問題的兒童,在集體學習中更容易被歧視?!编嵰阏f。報告也指出,在年齡較大的兒童中,缺課或未完成學業就輟學與社交孤立有關,反過來又可能導致心理健康問題,包括自我傷害、自殺意念、抑郁、焦慮等。

    對于青少年的一些反常表現,專家建議,家長應該少一點質疑,多一些支持和陪伴,帶領孩子多參加體育活動、社交活動,減少他們的孤獨感。

    “青少年要找到一種讓自己情緒釋放的途徑,體育是最好的方式?!弊鳛槟赣H,中國乒乓球運動員牛建鋒認為,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幫助青少年宣泄情緒、緩解焦慮,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堅強、勇敢、克服困難的精神和能力。(本報記者 張東)

    責編:周曉明

    來源:中國教育報

    返回頂部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免费视频_中文字幕一区二_精品国产中国久久_亚洲精品嫩草研究院久久
    <meter id="r1a2g"><tt id="r1a2g"><tt id="r1a2g"></tt></tt></meter>
    <mark id="r1a2g"></mark><strong id="r1a2g"><del id="r1a2g"></del></strong>
    <strong id="r1a2g"></strong>

    1. <ruby id="r1a2g"></ruby>
    <ruby id="r1a2g"><video id="r1a2g"></video></ruby>
  • <strong id="r1a2g"><pre id="r1a2g"></pre></strong>
    <acronym id="r1a2g"><address id="r1a2g"><label id="r1a2g"></label></address></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