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3.9公斤!袁隆平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畝產再創世界紀錄
10月17日上午,2021年南方稻區雙季畝產1500公斤攻關示范衡南縣基地開展攻關測產驗收。
專家組選取了3塊田進行測產。
紅網時刻衡陽10月17日訊(記者 王敏)10月17日上午,2021年南方稻區雙季畝產1500公斤攻關示范衡南縣基地開展攻關測產驗收,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36.1公斤,加上此前測得的早稻平均畝產667.8公斤,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測產為1603.9公斤,成功突破周年畝產1500公斤目標,并創造新的紀錄。
在衡南縣向陽橋街道清竹村梓木沖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實驗示范基地,專家組選取了3塊田進行測產,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收割、脫穗、上秤測產后,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高興地宣布了結果。謝華安說,隨機抽取三塊田進行機收測產,按照稻谷13.5%的標準含水量折算,三塊田平均畝產為936.1公斤,加上早稻測產結果畝產667.8公斤,兩季合計畝產1603.9公斤。
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介紹,第三代雜交晚稻“叁優一號”與普通水稻差異明顯,抗早衰性強、穗粒更多、抗倒伏性更好且綠色的功能葉能為水稻提供更多營養等。經過2020年和2021年在衡南縣試驗示范基地連續兩年測出了創造記錄的結果,證明第三代雜交水稻“叁優一號”的耐寒性和抗高溫性非常好。李建武表示,衡南縣試驗示范基地的地質環境、土壤肥力較有普標性,這讓“叁優一號”具有更容易推廣性。
衡南縣副縣長彭小冬介紹,2020年袁院士提出“3000斤工程”設想,即2021年起在南方8省開展雙季稻周年畝產3000斤目標攻關示范。此次在衡南縣示范基地測產成功突破1600公斤,標志著袁院士提出的“3000斤工程”正式落地?,F場專家還表示,第三代雜交稻“叁優一號”最快可在3年內正式大面積推出,屆時普通老百姓都能種上好口感、高產量的新品種。
來源:紅網
責編:唐錦玲
來源:冷水江市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