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底正青春|湖南日報特刊①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俊 鄒娜妮
光影流轉沉淀過往歲月,春華秋實見證婁底變遷。
新中國成立時,婁底還只是漣水河旁的一個小鎮;1999年,經國務院批準,婁底撤地設市,成為湖南省最年輕的地級市。如今,那個只有千余人口的小鎮,變強變大,從中心城區不足6平方公里,晉升為73.06平方公里的現代都市。
城區風景。劉新山 攝
發展的車輪滾滾向前,青春婁底正加速成長——
中心城區僅有的4條道路,從窄變寬、從短到長、從通到全、從線到網,形成通達全國的湘中交通樞紐;
昔日丘陵山頭長出一座新城,高樓大廈鱗次櫛比,日供水能力達到23萬噸,天然氣市政管網達到206公里;
婁底經開區、婁星產業開發區等園區成為發展現代產業的沃土;萬豪城市廣場、吾悅商圈等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2023年,婁底GDP達1990.5億元,是1952年的1700倍!
“你好,婁底市!”從第一聲呼喊響起,婁底人在共同的文化IP、文化認同中勇闖時代浪潮。
再造——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曾幾何時,婁底是湘中一個不起眼的村鎮,農田、荒地、灘涂遍地,人們依靠傳統農業生產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綠色工廠漣鋼。李中聲 攝
隨著新中國建設加快,1958年,全國新建大型煉鋼廠18座,其中1座就是在婁底選址新建的漣鋼。改革開放后,依托當地豐富的煤炭和有色金屬資源,金竹山火力發電廠、資江氮肥廠、錫礦山礦務局等眾多國企先后崛起,婁底成為全省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為全國經濟建設輸出能量。
多年來,婁底攬回“世界銻都”“百里煤?!薄颁撹F新城”等美譽。但是,作為資源型內陸城市,婁底也曾面臨著交通閉塞、環境污染、基礎設施滯后等多重壓力。
沒有大氣魄,就沒有大突破!
婁底的決策者們深知,要把婁底放在全省、全國的大棋盤中去考量,以長遠眼光、戰略思維謀劃出工業提振、文化旅游及健康養老產業發展、中心城區提質擴容、天藍地綠水凈、綜合交通提升等行動,將婁底建設成山水相融、宜居宜業、眾人向往的現代化精品城市。
婁新高速與滬昆高鐵婁底段。 嚴伯霖 攝
今天,打開湖南省交通路網圖,人們會驚訝地發現,湘中婁底,鐵路成“米”字型串聯,高速公路成“井”字型排列,干線公路如“蛛網式”密布,交通便利堪比一些省會城市。同時,完善的城市建設,讓這里旱澇無憂。
婁底既抓改造背街小巷、規范市場管理、道路提質改造、增加停車位等“面子”工程,也抓地下管網改造、便民服務等“里子”工程,婁底全方位提升城市的品質和檔次,一座有“溫度”、有“內涵”、有“氣質”的城市靚麗圖景徐徐鋪展。
曾經雜亂的農貿市場變得“高大上”;曾經寥寥無幾的公園如今“遍地開花”;曾經單調的道路如今以不同顏色區分出騎行道、跑步道、步行道、綠化帶……
一項項國家級榮譽接踵而至:全國綠化模范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等榮譽。2020年11月20日,婁底從北京捧回“全國文明城市”牌匾。
一個個重大項目落地見效:全省唯一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投資22億元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婁底醫院啟動建設;投資72億元的梅山灌區工程惠及52萬人,多個子項目已經開工;婁底生態治理100萬千瓦光伏項目并網發電,婁底民用機場、洛湛鐵路益婁段電氣化改造、新新高速、醴婁高速進展順利;橋頭河通用機場建成,婁底進入“航空時代”,諸多美好夢想變成了現實。
秋分時節,漫步在婁星廣場,深深淺淺的綠意環繞四周。池塘邊,繁茂的柳樹隨風輕擺,步道兩旁,各色灌木與青草交織鋪陳。周邊步行街商場林立,物管、商戶、群眾合力維護,街巷整潔、井然有序。
一城之美,始于顏值,源自管理。全國文明城市婁底,在城市共建共治共享中不斷煥新。
成長——城市格局從小到大
入夜,華燈閃耀,一河兩岸流光溢彩,串起城市繁華,照亮湘中之夜。多了靈動與婉約的婁底,給市民和游客帶來視覺盛宴。
婁底,成為湘中旅游的目的地。利用便利的交通,婁底將城鎮建設、旅游開發與交通帶動結合起來,多條旅游精品線路得以開發,梅山文化體驗、曾國藩故里研學修行游、紫鵲界梯田的耕讀親子游、漣源康養游等一批旅游新業態誕生,實現全域旅游的快速崛起。
2022年、2023年,婁底分別在新化、漣源舉辦第一、二屆婁底旅游發展大會,來往當地紫鵲界梯田、梅山龍宮、湄江風景區、龍山景區等地的游客絡繹不絕,節會“虹吸效應”明顯。剛剛過去的中秋,婁底接待游客93.1萬人,旅游總收入4.69億元。
“搭臺”迎“客”,因一場場盛會,更多人“抵達”婁底。
婁底首屆“材料谷”馬拉松賽。 劉新山 攝
4月27日,婁底舉辦首屆馬拉松,1萬余名跑者從婁底市體育中心出發,沖刺在“材料谷”新賽道上。來自全國各地及肯尼亞、巴西、塞爾維亞、尼日利亞等國的跑友,挑戰體能極限,穿越城市觸摸“材料谷”展現出最美“肌肉”——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級園區、世界級工廠。
不沿海、不靠邊的婁底,如何走出“深閨”?
近年來,圍繞講好婁底故事,婁底頻推“花式營銷”:舉辦婁底旅發大會、“紫鵲界梯田對話世界”農耕文化交流互鑒大會,推出非遺展演、藥膳文化節等系列文旅活動,打造“足球之城”“中國茶壽之鄉”,帶著文旅項目“登臺”法國……“湘中明珠”進一步聲名遠播。
作為“運動之城”“賽事之城”,近年來,熱情好客的婁底人舉辦中非足球友誼賽,承辦全國、全省等上規模體育賽事百余場次,獲得2023體壇榜樣年度體育城市獎項。
放眼婁底,一個煙火升騰、激情澎湃、青春洋溢的城市,出“湘”跨“?!?,走向世界。
“出圈”的婁底迎來“出彩”的人才——
一大批人才回鄉、資金回投、項目回流、企業回遷,“名醫健婁”“名師育婁”等大策劃大行動一個接一個推出。
7月6日,婁底舉行“名師育婁”人才峰會,400余名院士專家、教育名家、知名校友風塵仆仆地從天南海北趕到婁底,現場簽訂首批“名師育婁”合作項目,表彰一批扎根一線的優秀教師,將教育強市戰略推向新的高度。
近3年來,婁底引進“雙一流”本科以上學歷人才5000余人,其中婁底籍在外人才占70%,畢業生留婁率超過45%,高級職稱人才從凈流出轉向凈流入。通過“名醫健婁”行動,已柔性引進全國醫衛領軍人才6名、拔尖人才1186名,簽約專家及團隊24個,簽約??坡撁说群献黜椖?7個,建立醫聯體5個。
婁底的人才“蓄水池”已成壯觀之勢,且水位正在快速上升,為婁底這一片創業興業熱土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能。
崛起——綜合實力從弱到強
細數婁底的變化,讓人心潮澎湃。
婁底曾以千萬噸鋼、千萬噸煤、千萬噸水泥等閃亮名片傲立湖湘,被譽為湖南的“魯爾區”。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傻大黑粗”的傳統支柱產業逐漸失去競爭力。
外國友人參觀婁底企業。 劉新山 攝
在轉型發展中尋求突圍之路,婁底落實省委部署,發展新質生產力,以鋼鐵新材和工程機械為支柱,建設中部地區“材料谷”——打造中部地區一流的先進材料產業高地和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材料名城。
思路一變天地寬,婁底,迎接一場場豐收!
5月16日,在湖南省硅鋼產業對接會上,現場簽約55.5億元硅鋼采購訂單,總投資100.6億元的硅鋼下游產業投資項目簽約落戶婁底。
8月31日,婁星產業開發區,由湖南愛派爾智能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生產,全市首臺數控五軸加工中心下線交付,婁底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發展取得重大進展。
9月10日,婁底經開區,華安鋼寶利(GONVVAMA)婁底工廠三期項目投產,建成全球首條激光消融拼焊門環集成化生產線。
由“按噸賣”到“論片賣”,在行業領先的新材料,婁底還有很多。
“高鐵心臟”核心部件牽引電機,原本全部依靠進口,漣鋼熱處理正火細粒結構鋼的出現,實現該部件的國產化;VAMA生產的高強耐腐蝕鋼,填補我國高強、超高強汽車板生產空白,可供應國內乘用車車身所用90%的零部件;冷水江天寶實業研發10.9級高強度緊固件產品,解決國內該項技術“卡脖子”難題……
“高精尖”產品相繼出爐,婁底在多個鋼材細分領域從邊緣“看客”變身行業“領軍”,折射出瞄準高端、定位高端、發力高端的蓬勃脈動。婁底成功摘得全國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優秀城市、國家兩型產業示范區等金字招牌。
展望婁底的未來,讓人心花怒放。
硅鋼被稱為鋼鐵行業“皇冠上的明珠”,作為湖南省唯一生產硅鋼的地區,婁底著力構建千億級硅鋼產業生態圈。目前,全市已形成450萬噸硅鋼基板、300萬噸不同牌號全流程硅鋼、195萬噸汽車用鋼、110萬噸高強鋼產能,建成取向、無取向和低高中所有牌號的全系列硅鋼產線。
立足產能優勢,婁底牢固樹立“走出去、爭項目、拼經濟”理念,以招商之“進”支撐發展之“穩”。圍繞硅鋼產業重點發展電動機、變壓器、家用電器“三電”產業,形成從硅鋼原材料到鐵芯、定子繞線、轉子鑄鋁、電機和變壓器的全產業鏈條,躋身湖南省“4×4”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
多年來,婁底產業轉型升級的舉措一茬接著一茬,聲勢一浪高過一浪,一幅風生水起、蹄疾步穩的改革畫面躍然如見!
軌跡背后,是全市上下貫徹“如我在商、與企業共成長”信念的強大支撐。線上,整合政策超市、金融超市、人才超市、土地超市、營商環境直通車和社會化服務等新質服務資源;線下,開辟涉企“一站式”服務專區,打造全省首個企業“一站式”服務平臺。在婁底,可實現惠企政策一鍵智配、融資一站辦理、人才供需精準匹配,涉企服務從“多頭分散”轉變為“一站集成”。
“全民管城”溫情執法。 孫勁鵬 攝
伴隨著偉大祖國的成長,婁底人民團結一心、開拓進取。從數據的變化,我們可以感知婁底改革經濟篇章的焦點與成就——
2023年,婁底地區GDP從1952年的1.17億元增長了近1700倍達到1990.5億元,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全市工業增加值達到605.18億元,是1978年的1951倍,中部地區“材料谷”初具雛形;全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51元和148元,增加到2023年的38257元和17926元,人均消費支出分別為25428元和16606元,人民群眾的生活日漸富裕和幸福。
回望過去,萬千氣象,風云浩蕩,見證著青春婁底艱苦卓絕的成就,照亮著生生不息的芳華。
25歲的婁底,正在人們的驚嘆中快速崛起!
原載《湖南日報》2024年9月30日29版
責編:楊雅婷
一審:鐘鼎文
二審:熊敏
三審:羅曦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